- A+
中华传统文化领域里,强调这样一句话:
要想会,和师父睡。
当然了,你特么的别想歪了,此睡非彼睡!
还有一句话,与此遥相呼应,相映成趣:
师徒如父子。
不过呢,根据我这40年来的亲身实践(从9岁开始,迄今为止,我共拜了6位师父),我觉得这样说则更为贴切:
师徒胜父子。
为什么?
因为父子之间,未必是志同道合、同一鼻孔出气的,但是师徒之间却一定是这样的,而且也必须是这样的。
也只有这样的,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!否则,最多只能算是伪师徒关系。
师徒,未必是同一时代的,也未必是一定见过面的。
比如,我二叔的易经技艺,就受之于我祖外公。但他俩因为年龄差距太大的关系,是没有见过面的,二叔只是读我祖外公的书而成就自己的易经专业的。
但二叔每每对我提起我祖外公,他都会充满敬畏与感恩之情地说:
他老人家是我认定的没有见过面的师父!
依我现在的经历和认知,我能明白,正是因为二叔有此觉悟和心性,所以,他能冥冥之中得到我祖外公的真传。
用二叔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:
说也奇怪,就是我认定他老人家为师父之后,他老人家传下来的书我一读就懂、一看就明白,进步神速,如有神助。
这就是师徒之间传承的力量,也叫:
以心印心,心心相印。
《周易》原文阐述这个道理为:
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
只有达到这种状态,才能对师父所传做到一听就懂、一用就灵、一日千里、如有神助。
那么,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?
简论有三:
1、对师父无限敬仰。
所谓师父,师就是其神性的一面,父就是其人性的一面,既能接受其神性的一面,更能接受其人性的一面,如此,你才会心甘情愿地称之为师父。
2、浸泡在师父身边。
浸泡,才是“睡”的真正含义。朝夕与师父近距离的相处,通过师父的言谈举止、待人接物,不仅是在技能上的领悟和承受,更是从精神和思维上的潜移默化的加持和磁化。
3、严师出高徒。
师父手把手地、一招一式严格地训练,一个过关了,才会接着教你下一招,而不是一股脑儿地一下子全灌给你,然后让你回家慢慢自己反刍和消化。
当然,还有更直接的更快速的方法,在此就不说了。
太虚大师在《宗喀巴大师偈赞》中写道:
唯师与我,志趣相当,
千年万里,不隔毫芒。
我行未逮,我心正长,
瓣香先觉,敬仰无量。
大哉太虚大师,振聋发聩,空谷传音!
师与徒,志趣相当;徒对师,敬仰无量。
人世匆匆,苦海茫茫,横有千古,纵有八荒,今生,有师可敬可拜可仰,何其幸哉!再能得天下英才而广育之、深育之,则更是幸上加幸,无限之幸!
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者也!
扪心自问,你够格吗?
推荐阅读:和“人性”有关的文章!
【马江龙玄极易随笔】说说钱
【马江龙玄极易随笔】量级决定层级(http://xuanjiyi.com/4768)
【414】谁该买单(http://xuanjiyi.com/3532)
过滤系统和优质客户(http://xuanjiyi.com/3061)
本文作者马江龙,著有《周易我读》一书。
马江龙联系方式:
微信和QQ都是 996755895
手机 1538 1199 327
更多精彩内容,请看玄极易网站 http://xuanjiyi.com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