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拼音文字还是方块字?
前段时间,在厦门,讲到文化,某市长朋友说:
中国也实行拼音文字有多好!方块字难认难写……
众所周知,中国文字是方块字,而且以象形、会意居多,器以载文,文以载道。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而盛行不衰,就是因为中国文字的伟大和了不起。
四大文明古国,唯独中国长存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和大家探讨,到底是用拼音文字还是用方块文字之前,我出了个怪招……
你认识这些字吗?
什么怪招呢?
我写了几个字,问大家:
大家认识这些字吗?
这些字是:
一,二,三,仁,王,丰,田,人,大,天,坐,巫……
今天又想起这些字,写出来和你分享。亲爱的,你认识这些字吗?
在你回答之前,我有责任提醒你:
认识认识,认是认,识是识。没有《周易》的哲学思维,很难谈得上认识。
给你10分钟的时间思考,呵呵~~
我来和你分享
无论你认识与否,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通过这些,你领悟了没有,升华了没有?
具体解析:
一:代表天;
二:代表天地;
三:代表天地人;
仁:会意字,右边“二”表“天地”,天地造化,生成万物,是最大的“仁”;左边单人旁为“人”,人应效法天地,以仁爱之心,成人之美,多做良能善事。(具体请参看马江龙拙作《周易我读》首师大版第32页。)
王:通天达地知人事者;
丰: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,必丰;
田:上下左右都为王者,必有田;
人:一阴一阳;
大:人得一为大;(请问此一为何?)
天:人再得一为天;(请问此一又为何?)
坐:具备阴阳两种属性的人,在盘腿打坐;
巫:具备阴阳两种属性,能够贯通天地的人。
一事不知,学者之耻!
你是怎么拥有这么多的“歪理邪说”的
话说,一个漂亮的女老总,和我逐渐熟悉之后,有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:
马老师,你是怎么拥有这么多的“歪理邪说”的?我们上学的时候,老师没教这些啊?!
我呵呵笑了笑,也开玩笑地说:
老天爷告诉我的!其实懂了《周易》之后,这些都是小儿科。懂了《周易》,才可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!
说文解字,是古代小学生的必修课,可惜,现代的大学生也未必学习这些。
说到天人合一,其实是天地人万物合一的简称。因为,中国人喜好简洁。
天下殊途而同归
天人合一,天人本一,就是我的《周易我读》一书上,反复强调的天地人万物一体的思维模式。
这个思维模式,佛家表达为:万法唯心造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
孟子说:万物皆备于我。
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说:能知百事备于我,肯把三才别立根。
佛家僧肇大师说: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。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。
《周易》的两个核心思维:
1、一阴一阳之谓道——道法阴阳;
2、天地人万物一体——三才之道。
这个思维有什么用?
答:有大用。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。大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,小可以修身齐家成富豪。
具体怎么用?
答:请看《周易我读》……
……
马江龙老师 QQ 996755895
马老师联系手机 1538 1199 327
《周易我读》读者群 235667307(仅限购书读者)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
2013年7月11日 上午9:34 沙发
认:
①本义,动词:不情愿地表示同意或接受。
例:司马牛问仁,子曰:“仁者其言也讱(认)。”——《论语 • 颜渊》
②动词:识别,辨别,辨识。
例: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,认他一认。——《水浒传》。认,识认也。——《玉篇 • 言部》
识:
①本义,动词:通晓军事,善谋善战。
例: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,识众寡之用者胜。——《孙子 • 谋攻》
②动词:知晓,了解,认知。
例:不识有诸?——《孟子 • 梁惠王上》
2013年7月11日 上午9:45 1层
@兴华lee 要言只在三五句!
抓住《周易》的两个核心思维:
“1、一阴一阳之谓道;
2、天地人万物一体。”
再看《周易我读》,就有一种了然于胸的快感了。
2013年7月11日 上午9:48 2层
@兴华lee 嘘,这可是迅速掌握《周易》天书的大秘密,慎勿轻传!!!
2013年7月12日 上午8:16 2层
@兴华lee 《周易》的两个核心思维:
1、一阴一阳之谓道——道法阴阳;
2、天地人万物一体——三才之道。
2013年7月11日 上午10:07 板凳
方块字里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!感谢谢老师分享!
2013年7月11日 上午10:41 1层
@如是 器以载文,文以载道。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而盛行不衰,就是因为中国方块文字的伟大和了不起。自豪~ing
2014年2月24日 下午1:57 地板
每看一篇文章都受益非浅,重温中国文化。
2022年3月16日 下午5:22 4楼
一阴一阳之谓道——道法阴阳;
天地人万物一体——三才之道。
2022年8月9日 上午11:31 5楼
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。大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,小可以修身齐家成富豪。